-
徐红: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艺术
20世纪的90年代是中国女性身份意识的“苏醒期”。虽然改革开放带给艺术更大的空间,但在80年代的“新潮美术”中,占据中心位置的是充满“启蒙”和“救世”话语的男性前卫艺术家。
- “0到1”柳光苏绘画作品展
- 《生》——24节气与实验室阶段成果展在京举办
- 现实主义画家 米尔特·小林 | 静谧的精致感
- 中国著名艺术家丁正耕大型文献《中国当代艺术2020》隆重出版暨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庆祝活动在深圳举行
- 人物 | 杨佴旻:中国画,要有光
- 大卫·霍克尼:艺术的快乐
- 新时代新紫砂陈子光紫砂艺术赏析
- 2020年,疫情之下的拍卖市场!
- 以“借鉴”为名的“抄袭”,消解的是艺术的创新力
- 霜凝:《2021》系列作品
展览公告
-
在神不在貌——从任伯年到徐悲鸿
展览将带领观众 “回到1933”——徐悲鸿携任... -
杨茂源:记忆的备份
“我工作的时候,常常被不解缘由的线索和细节... -
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——北京站
他们的双腿替我们深入险境踏遍山川河谷,他们...
市场信息
-
后疫情时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结构变化与应对趋向
遽然爆发的新冠疫情,使线下艺术品拍卖市场不... -
从KAWS到村上隆,衍生品搅动艺术市场的一万种方式
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,商业化的限量艺术品——... -
从佳士得的数字化体验看艺术品网拍
2001年,佳士得官网诞生;2007年,佳士得网页...
展场纪事
北京文艺网画廊
现场传真
美术评论
-
艺术市场与学术价值
一件艺术品进入市场,同时就具备了商品的某些...
- ·艺术市场与学术价值
- ·书呆——博士 新锐——主编 ——我认识的刘骁纯
- ·民营美术馆or画廊,傻傻分不清?
- ·后疫情时期的博物馆数字化开放
- ·博物馆:多元 包容 时尚
- ·看不下去了的行为艺术
- ·试论艺术作为出场符号
- ·艺术行业复工:展览重开只是起点,行业复苏路漫且长
美术访谈
经典导读
-
仇英本《清明上河图》不是张择端的重复,背后藏着哪些信息?
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和仇英《清明上河图》(...